街谈巷议
昨日上午,在广州的城隍庙前的忠佑广场上,以“幸福开门”仪式拉开了第二届广府庙会的帷幕。庙会精彩节目纷呈,猜谜、赏花、舞龙、民间艺术等等,可见组织者在各个环节都下了不少工夫。
本届庙会的主题是“广府庙会幸福相约”,幸福值得祈求,有几个仪式就够了。幸福不能够表演,表演幸福广府人叫做“晒命”。人比人气死人,“晒命”是炫耀自己刺痛他人,所以讨人嫌。理想的社会,幸福观应该无穷多元,一个萝卜一个坑,无从比较,那么人人都幸福。万庆良书记的幸福观是首先是解决居民的衣食住行,陈建华市长的幸福观是市民安康,这就很好。
相反,幸福观单一的社会则令人焦虑。如果全民都以健康为幸福,医疗费会高得惊人,像英国那样。如果全民都以休闲为幸福,罢工会此起彼伏,像法国那样。如果全民都以开大车为幸福,汽油消耗惊人,像美国那样。如果全民都以高文凭为幸福,教育会开支无度。
文化的内涵中,除了幸福观、道德观之外,很大一块是关于美的体认,美感、美育、艺术等等。美感虽然和幸福观一样是个人化的,却不那么怕趋同,美是感觉,感觉不存在稀缺性。美感的规律很难找,俗话说“一白遮百丑”,几乎全世界的前现代文明都以女性皮肤白皙为美,古埃及和古希腊的女性艺术形象甚至一律为白色,可是现在深肤色女孩在欧美大受欢迎。美的最显著特性可能就是变化,所谓时尚,此一时彼一时也。当季流行的奢侈手袋,一过季就变成地大街货。一些曾经流行过的款式,过若干年也许又重新受宠,比如喇叭裤。
广府庙会强调广府特色和传统,但是切忌一律,对于美的东西要有包容心。拿得出手的传统文化翻来覆去就那几样,看多了会生厌,应该鼓励在传统和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创新,让当代民间艺术有机会在庙会上争夺眼球。有些企业搞的活动形式就值得庙会借鉴,比如“×××游唱侠2011英雄会”。降低门槛,开门办会,让广府庙会成为广州市民培育美感,发现人才的盛会,一定会有意外惊喜。
余以为
|
|